我市采取四项措施全力推进危化品产业安全发展
来源:网站管理发布日期:2020-07-31浏览量:
今年以来,市应急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、加强工作措施,全力推进全市危化品产业安全发展。
一是强力推动进区入园,促进企业安全转型升级。严格落实省市化工产业安全生产转型升级部署要求,凡不在化工园区的新建(改建、扩建)项目一律不再审批,对列入搬迁改造计划的企业,督促企业严格按照搬迁改造时限要求,完成搬迁入园或转产任务,对不具备安全条件的企业及时注销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。今年已注销8家危化品企业的安全生产许可证。
二是严控“两低三高”项目,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,严把危化品项目安全审查关口,严格控制“两低三高”(附加值低、技术水平低、能耗高、污染物排放高、安全生产风险高)化工项目。组织专家严格审查近年来新上的每一个危化品项目的技术、装备、安全管理水平等,从源头上深挖细查安全风险隐患,否决了3个生产工艺相对落后的建设项目。
三是加强指导帮扶,治“未病”于未然。5月份,市应急局聘请高水平中介机构对22家重点危化品企业开展“诊断式”安全检查,指导企业排查整改各类隐患问题814项。自3月份起,分两批向重点危化品生产经营企业派驻近100名安全生产指导员和安全专家,开展“一对一”指导帮扶,指导企业整改各类安全隐患和疫情防控问题130余项,提出工作意见建议40余条,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许可、从业人员安全培训、疫情物资调配等难题10余项。各县市区采取聘请专家查隐患、组织企业开展安全互查等方式,指导企业进一步辨识安全风险、找准事故隐患、补齐短板和弱项,提升安全生产保障水平。
四是强化信息化建设,提升全过程安全管控水平。大力推进危化品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设,在已实现对一、二级重大危险源全面信息化监控的基础上,进一步加大投入,实施监控监测信息化设施设备建设,计划年底前把全部46家危化品企业的91处重大危险源运行参数、监控视频等全部接入信息系统,实现安全风险的动态监测、自动预警。强力推进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信息化监管系统建设工作,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危化品运输车辆、人员、装卸作业、道路行驶、临时停放、罐体清洗、交通安全等环节进行系统管控,构建全过程信息化安全管理体系,建立多部门信息共享机制,实现对危化品道路运输“全过程、一体化”安全监管。
上一篇:
下一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