统计信息
索  引  号 11370900004313055X/2024-001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
发布机构 泰安市应急局 组配分类 部门统计信息

2023年12月份全市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灾情分析报告

作者:发布日期:2024-01-30浏览量:

近日,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对2023年12月份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。12月份,全市安全生产形势、自然灾害灾情总体稳定,未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、自然灾害事件。

一、安全生产情况

(一)事故情况

12月份,全市发生2起事故,死亡2人,全部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

(二)下月形势分析

1月份正值岁末年初时期,低温、雨雪、冰冻等恶劣天气多发,城乡用电、用火、用气需求旺盛,春节将至,人流物流车流剧增,道路交通、烟花爆竹、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诱发事故的风险增大。一些企业和工地春节前停产停工,易出现人员巡检、管控、值守缺失问题。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,防范一氧化碳中毒的压力增大。天干物燥,各类火灾事故风险高。

(三)防范措施建议

一是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。当前天气持续低温,大雾、雨雪天气可能较多,路面湿滑,道路交通事故易发多发。近期外市接连发生河南方城县“1·19”重大火灾、江苏常州“1·20”较大粉尘爆炸、菏泽鄄城“1·20”较大爆炸、江西新余市“1·24”特别重大火灾等事故。临近春节放假,有的员工精力不够集中,有的企业加班加点生产,各类安全风险加大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切实在思想上高度警醒起来,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,清醒看到安全生产面临的严峻形势,清醒看到问题、短板和风险所在,深刻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,聚焦责任落实这个关键,全面落实好“专委会主导、部门主管监管、属地主抓、企业主体责任”四主责任,推动各级各企业拿出更加有力、更有针对性的举措,把安全生产抓紧抓好。

二是持续强力推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紧密结合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,突出矿山、道路交通、危化品、烟花爆竹、消防、旅游等重点行业领域,扎实开展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加强高层建筑、大型综合体、公寓酒店、“九小场所”、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、人员密集场所等消防安全攻坚整治;加强社区安全宣传警示教育,严防一氧化碳中毒。各企业要结合一季度开展“大警示大学习大反思”活动,教育引导一线员工主动排查整改身边隐患和习惯性违章行为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带着专家多开展直插现场的安全督导检查,真正查出深层次问题。要综合运用日常检查、专项抽查、巡回督查等方式,加强跟踪问效,努力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。

三是强化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。各级要密切关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变化形势,加强监测研判和预警发布,加强联合会商研判,建立健全信息共享机制,充分利用各类媒体渠道,提前发布灾害预警和防灾避灾信息,切实增强全社会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。要高度关注交通安全,提前在重点路段、重点时段预置布防力量和物资装备,确保能够快速有效处置突发险情灾情。要强化油气管道安全监测和巡回检查,做好能源保障和保暖保供等工作。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加强值班值守,遇有突发紧急情况,能够快速响应、妥善应对、高效处置,并按有关规定及时、准确上报信息。

二、自然灾害情况

(一)基本情况

12月份,我市无自然灾害发生。

(二)下月预测分析

1、气候趋势预测

1月,预计全市平均降水量为6~7毫米,较常年(5.5毫米)偏多1~2成;月平均气温-2~-1℃,较常年(-1.0℃)偏低。

2、风险研判

1月份,需防范大雾、大风、低温冰雪等天气风险,特别是团雾、冰雪突出风险,同时要注意低温雨雪天气带来的道路结冰等衍生风险,做好凌汛期防范应对。临近年终岁尾,大风、雨雪、寒潮等极端天气增多,企业赶工抢期、超负荷施工作业较为普遍,潜在风险隐患更大,安全监管压力巨大。2024年春运持续时间长、运输强度大、社会关注度高,加之今年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预计将增多,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、应急保障等任务更加艰巨。重点关注因不利天气带来的交通事故以及人员留置等突发情况。春节等节日来临,各种庆祝、商业活动频繁,因大量外出务工、上学人员春节返乡,农村地区人口短期增多,春耕农事用火用电行为骤增,加之多数农村地区未实施烟花爆竹禁限放,火灾风险相对较高。

(三)防范措施建议

1、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,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测、预报及预警工作,严防灾害性天气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。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,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灾害天气信息,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发布,及时督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。综合运用多种监控预警手段,提高火情监测预警能力,确保一旦发生火灾,第一时间发现火情、第一时间进行报警、第一时间确定起火位置、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。加强水情监测与调度,掌握天气变化和墒情监测信息,关注重点地区的旱情发展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和监测工作,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到位,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。

2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防范。做好除冰除雪物资储备、机械设备保障、一线环卫工人防寒保暖等方面工作,时刻保持车辆、机械、物资、人员处于待命状态,重点做好坡道、桥梁等易结冰路段的除冰除雪工作。防范极端大风天气导致的行道树倒伏等异常现象,切实保障广大居民人身安全和正常出行。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时,应停尽停、应关尽关,坚决杜绝涉险运输、冒险运营。督促交通运输经营者及相关运营单位将融雪除冰物资、装备前置至关键点位,及时妥善做好除冰除雪、车辆分流和人员疏散等工作,最大限度防范次生灾害。

3、加强水旱灾害防范和凌汛期防范应对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供水调控能力,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,提升节水意识,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。认真落实城区积水点、下穿式立交等重点部位的技防、物防、人防等应急措施,持续做好排水管渠、雨水口等排水设施隐患排查,加强泵站、闸门等设施的维修保养,保证设施设备安全正常运行。时刻关注黄河防凌,绷紧防凌安全弦,及时对凌情发展作出研判,落细落实各项应对措施,确保防凌安全。加强冰凌观测和工程巡查,确保浮桥及时按规定拆除、锚固,施工栈桥等应急措施落实到位。密切关注东平湖老湖水位变化和大风寒潮天气过程,做好东平湖防凌,确保工程安全。

4、做好低温冻害和病虫害防范应对。强化田管促壮苗,旺长苗要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,实现控旺转壮。对弱苗及时追肥,合理调控肥水,促进苗情转化升级,提高抗寒防冻能力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降温之前及时灌水,改善土壤墒情,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,防御早春冻害。调控肥水减损失,对干旱麦田,返青水要提前控量,适当补肥。对遭受冻害的麦田,及时追施适量氮肥,适时浇水,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。充分发挥各病虫监测(站)点作用,规范开展系统调查,发动种植大户、专业合作社、农民群众开展大面积大田普查。及时发布预警预报,通过电视、网络等媒介,召开现场会、发放明白纸等方式,普及病虫害防治技术,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。

5、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。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等自媒体、新媒体宣传手段的应用,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,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。坚持“隐患就是事故”理念,继续做好“五周五缘”开展地毯式、起底式排查,对重点林区护林房、民宅、农家乐等设施和经营场所私拉电线现象进行重点整治。同时,抓好隐患的销号整治,确保整改到位、形成闭环,切实降低森林火灾风险。紧盯重点区域,紧盯关键人群,加大打击力度,坚决把火源挡在山下林外,杜绝因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,重点提高“天眼护山”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,同时做好现有系统的维护保养;在重点林区继续实施防火道路建设,拓宽主干路,打通断头路;加大林火阻隔带系统建设,有效提升林火阻隔能力;在现有“引水上山”设施的基础上,通过埋设储水囊、储水罐,铺设防水材料蓄水等方式,加大水源布置,保障应急之需。

6、强化值守备勤和信息报送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,严肃值班纪律,严禁出现脱岗、离岗。加强节日期间执勤战备,做好救援准备。全力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,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信息,严禁瞒报、谎报、迟报、漏报等行为;加强通信网络管理,做好通信网络保障,确保信息及时上报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泰安市应急管理局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2024年1月29日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