索 引 号 | 11370900004313055X/2024-00115 | 公开方式 | 主动公开 |
发布机构 | 泰安市应急局 | 组配分类 | 部门统计信息 |
2024年1月份全市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灾情分析报告
作者:发布日期:2024-02-22浏览量:
近日,市应急管理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对2024年1月份全市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。1月份,全市安全生产形势、自然灾害灾情总体稳定,未发生大的安全生产事故、自然灾害事件。
一、安全生产情况
(一)事故情况
1月份,全市发生3起事故,死亡2人,全部为一般道路交通事故。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。
(二)下月形势分析
2月份正值春节、元宵节期间,各种文化娱乐和促销活动多,公众聚集场所安全风险高。天干物燥,用火、用电、燃放烟花爆竹等易引发各类火灾。春运期间,雨雪、大雾天气多,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高。春节后停产企业集中复工复产,检维修、开停车、装卸物料等危险作业活动多,安全生产风险高。气温较低,居民在取暖、洗澡时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。
(三)防范措施建议
一是进一步强化落实安全生产责任。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,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纷纷复工复产,人员密集、经营活动频繁。受强冷空气和暖湿气流共同影响,近期我市将出现寒潮和雨雪天气,给道路交通、景区安全、保暖保供等带来较大影响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务必高度警醒,进一步提高站位,切实增强“时时放心不下”的责任感,抓住责任制这个“牛鼻子”,督促各级各单位落实务实有效的举措,切实抓紧抓好安全生产工作,筑牢安全防线,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。
二是持续强力推进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。深刻汲取河南省方城县独树镇英才学校宿舍楼“1·19”重大火灾事故、江西省新余市“1·24”特别重大火灾事故、我省菏泽鄄城“1·20”爆炸火灾事故等教训,按照全国全省全市安全生产会议部署要求,强化对动火作业、高空作业、设备检维修等的安全管控,抓好人员密集场所、“九小场所”、多业态混合经营场所安全监管,加强消防、化工、燃气、矿山、电力、工贸、民爆、烟花爆竹、建筑施工等各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,做好森林防火工作,坚决防止各类事故发生。各级要开展全覆盖、无死角排查整治,强化穿透性监管执法,着力提高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质效。
三是强化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。各级要坚持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,持续加强监测预警,严密防范雨雪冰冻天气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,立足最不利影响,“点对点”督促有关单位将各项防范措施做在前头,做足各项应急准备,不断提高防范应对能力。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和部门联动工作机制,加强值班值守,遇有突发紧急情况,能够快速响应、妥善应对、高效处置,并按有关规定及时、准确上报信息。
二、自然灾害情况
(一)基本情况
1月份,我市无自然灾害发生。
(二)下月预测分析
1、气候趋势预测
2月,预计全市平均降水量为12~13毫米,较常年(11.0毫米)偏多1~2成;月平均气温2.5~3.5℃,较常年(2.4℃)略偏高。
2、风险研判
2月份,需防范大雾、大风、低温冰雪等天气风险,特别是团雾、冰雪突出风险,同时要注意低温雨雪天气带来的道路结冰等衍生风险,做好凌汛期防范应对。2024年春运持续时间长、运输强度大、社会关注度高,加之今年春运期间低温雨雪冰冻等恶劣天气预计将增多,综合运输春运安全生产、应急保障等任务更加艰巨。重点关注因不利天气带来的交通事故以及人员留置等突发情况。节日来临,各种庆祝、商业活动频繁,因大量外出务工、上学人员春节返乡,农村地区人口短期增多,春耕农事用火用电行为骤增,加之多数农村地区未实施烟花爆竹禁限放,火灾风险相对较高。
(三)防范措施建议
1、加强监测预警和信息共享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趋势,及时做好灾害性天气的预测、预报及预警工作,严防灾害性天气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。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畅通,第一时间获取最新灾害天气信息,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准确发布,及时督促做好安全防范工作。综合运用多种监控预警手段,提高火情监测预警能力,确保一旦发生火灾,第一时间发现火情、第一时间进行报警、第一时间确定起火位置、第一时间快速做出反应。加强水情监测与调度,掌握天气变化和墒情监测信息,关注重点地区的旱情发展。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巡查和监测工作,发现风险隐患及时整改到位,确保不发生地质灾害灾情险情。
2、加强道路交通安全防范。做好除冰除雪物资储备、机械设备保障、一线环卫工人防寒保暖等方面工作,时刻保持车辆、机械、物资、人员处于待命状态,重点做好坡道、桥梁等易结冰路段的除冰除雪工作。防范极端大风天气导致的行道树倒伏等异常现象,切实保障广大居民人身安全和正常出行。出现极端恶劣天气不具备安全运营条件时,应停尽停、应关尽关,坚决杜绝涉险运输、冒险运营。督促交通运输经营者及相关运营单位将融雪除冰物资、装备前置至关键点位,及时妥善做好除冰除雪、车辆分流和人员疏散等工作,最大限度防范次生灾害。
3、加强水旱灾害防范和凌汛期防范应对。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增强供水调控能力,广泛开展节约用水宣传,提升节水意识,做好水旱灾害防御工作。认真落实城区积水点、下穿式立交等重点部位的技防、物防、人防等应急措施,持续做好排水管渠、雨水口等排水设施隐患排查,加强泵站、闸门等设施的维修保养,保证设施设备安全正常运行。时刻关注黄河防凌,绷紧防凌安全弦,及时对凌情发展作出研判,落细落实各项应对措施,确保防凌安全。加强冰凌观测和工程巡查,确保浮桥及时按规定拆除、锚固,施工栈桥等应急措施落实到位。密切关注东平湖老湖水位变化和大风寒潮天气过程,做好东平湖防凌,确保工程安全。
4、做好低温冻害和病虫害防范应对。强化田管促壮苗,旺长苗要及时开展早春镇压蹲苗,实现控旺转壮。对弱苗及时追肥,合理调控肥水,促进苗情转化升级,提高抗寒防冻能力。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降温之前及时灌水,改善土壤墒情,减小地面温度变化幅度,防御早春冻害。调控肥水减损失,对干旱麦田,返青水要提前控量,适当补肥。对遭受冻害的麦田,及时追施适量氮肥,适时浇水,促进受冻小麦恢复生长。充分发挥各病虫监测(站)点作用,规范开展系统调查,发动种植大户、专业合作社、农民群众开展大面积大田普查。及时发布预警预报,通过电视、网络等媒介,召开现场会、发放明白纸等方式,普及病虫害防治技术,提高技术普及率和到位率。
5、全面做好森林防火工作。积极探索微信公众号、抖音、快手等自媒体、新媒体宣传手段的应用,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,增强群众的防火意识。坚持“隐患就是事故”理念,继续做好“五周五缘”开展地毯式、起底式排查,对重点林区护林房、民宅、农家乐等设施和经营场所私拉电线现象进行重点整治。同时,抓好隐患的销号整治,确保整改到位、形成闭环,切实降低森林火灾风险。紧盯重点区域,紧盯关键人群,加大打击力度,坚决把火源挡在山下林外,杜绝因违规用火引发森林火灾。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,重点提高“天眼护山”视频监控系统覆盖面,同时做好现有系统的维护保养;在重点林区继续实施防火道路建设,拓宽主干路,打通断头路;加大林火阻隔带系统建设,有效提升林火阻隔能力;在现有“引水上山”设施的基础上,通过埋设储水囊、储水罐,铺设防水材料蓄水等方式,加大水源布置,保障应急之需。
6、强化值守备勤和信息报送。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,严肃值班纪律,严禁出现脱岗、离岗。加强节日期间执勤战备,做好救援准备。全力做好各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,按规定及时准确上报信息,严禁瞒报、谎报、迟报、漏报等行为;加强通信网络管理,做好通信网络保障,确保信息及时上报。
泰安市应急管理局
2024年2月21日